首先,大家應該知道【向右曝光】吧?
簡單描述就是:拍的時候拍亮一點,后期壓回正常,這樣畫面因為曝光充足,所以噪點表現(xiàn)會更好
好,那么如果我們再想象一個相反的概念【向左曝光】
也就是拍的時候刻意的,比正常曝光欠曝幾檔,防止高光被切掉,這個平面攝影是拍RAW照片的話,應該比較體會。
OK,如果你理解以上2句話,那么你對EI的理解可謂是只差一層窗戶紙了。
在使用EI模式拍攝時,ISO會被鎖定在原生ISO上(800/12800),這樣可以確保攝影機能記錄最佳的動態(tài)范圍。
EI的拍攝方式其實就是在你的取景畫面上幫你模擬出,你原本【向右曝光】或者【向左曝光】后,“后期調回正常曝光”的步驟,被前置并且模擬給你看了。
相同ISO下,不同的EI模擬的曝光效果
再通俗一點,就是機內每一級EI值,其實都是一個包含了【欠曝拉回】和【過曝拉回】修正的LUTs,幫助你在前期拍攝時候就看到最終的效果,是一個“曝光模擬”的參考。
那么,為什么【向右曝光】和【向左曝光】會影響動態(tài)范圍的分布呢?其實道理很簡單。
當你【向右曝光】的時候,是不是暗部變的純凈了?但是高光可能會被壓縮,甚至有高光裁切的風險。
注意看鏡子周圍燈帶的高光部分被裁切
當你【向左曝光】的時候,是不是高光就被保護了?不存在裁切和壓縮的問題,但是暗部卻可能因為曝光不足而出現(xiàn)噪點。
注意看鏡子周圍燈帶的高光被保留
“高光的裁切/壓縮”和“暗部噪點的激增”其實都是“有效的動態(tài)范圍”減少的表現(xiàn),是你調整曝光指數(shù)(EI)之后動態(tài)范圍分布被改變的結果。
動態(tài)范圍分布圖
最后我們把【向右曝光】和【向左曝光】帶入到EI里,其實就對應的是
【向右曝光】≈ 較低的EI(比如 ISO 800 使用 EI 200)
【向左曝光】≈ 較高的EI(比如 ISO 800 使用 EI 3200)
那么當我們遇到環(huán)境是高調布光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使用較高的EI,來獲得更多的高光層次(更漂亮柔和的高光)。而遇到低調布光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使用較低的EI,來獲得更多的暗部層次(更純凈的暗部、更少的噪點)。
拍攝的時候,你只需要參考畫面的明暗構成,決定好畫面應該使用的EI值,“正常曝光”即可,因為機內已經把“曝光模擬”修正的效果做好了,并直接呈現(xiàn)在你的屏幕上了。
EI 3200